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工作 >>  学子风采 >>  正文
脚踏实地,终抵繁星——成功上岸宁波大学机械专硕学子的备考心路
发布人:李敏 |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5日 | 点击数:

我是21机械1班的孙庆伟,班级组织委员,本科阶段成绩中等,既无竞赛奖项加持,也未发表过科研论文。在考研院校选择时,宁波大学成为我的首选目标,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学科实力强劲,机械工程作为浙江省重点学科,专业认可度颇高;其二,地理位置优越,宁波发达的制造业提供了丰富的实习与就业资源;其三,性价比突出,在“双一流”高校中竞争相对温和,且近年呈现明显的扩招趋势 。

政治:厚积薄发,高效冲刺

我的政治成绩是67分。政治学习关键在于后期的刷题与背诵。暑假期间,我养成了每日学习政治的习惯,每晚饭后抽出约一小时,研读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重点攻克马原第一章抽象的概念,以及史纲部分——作为理科生,这部分知识需要重新补学。学习过程中,同步完成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及时巩固知识点。暑假结束后,我仍以1000题为主要练习资料,每日学习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11月肖八问世,我每完成一套练习,便对照《冲刺背诵手册》,针对性背诵对应知识点。直至肖四出版,临近考试,我才集中精力背诵肖四大题。可见,我在最后一个多月加大了政治背诵投入,实现高效冲刺。

英语:夯实基础,精准突破

我的英语成绩58分,回顾备考历程,英语学习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提升了考研英语水平,还助力我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石,自决定考研起(暑假前),我便借助“不背单词”APP坚持每日打卡。初期,我设定每日学习50个新单词的目标,加上APP安排的复习内容,学习强度不小,但随着记忆积累,背诵速度显著提升。考研词汇要求做到“见词知义”,为了更直观地学习,暑假起我改用唐迟老师的《考研英语词汇的逻辑》,依据话题分类背诵,这种方式更契合我的学习节奏。由此可见,学习方法各有利弊,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确保学习效果。

暑假期间,我开启真题训练,每日精研一篇阅读,逐句翻译文章,以此积累阅读量,提升阅读敏感度。训练过程中,我参考唐迟老师的《阅读的逻辑》,将各题型解题方法应用于真题,反复揣摩。事实证明,单词是英语学习的核心,技巧只是辅助,唯有夯实基础,才能实现突破。

数学:勤学多练,总结提升

我的数学成绩为105分。备考时,我以武忠祥老师的课程为主线,前期搭配汤家凤老师的1800题基础部分,边学边练;中期通过660题巩固知识点;后期选用武忠祥老师严选题查漏补缺。真题训练不可或缺,我认真钻研每一道题目,剖析背后的知识点,总结命题规律,以此发现知识盲区。若时间有限,建议优先训练近十年真题,多轮演练。此外,我选用李林的四套卷和六套卷进行模拟训练,把控答题时间,提升应试能力。

数学学习耗时久、逻辑性强,需勤于思考、避免眼高手低。切忌沉迷视频学习,要多动手做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弥补短板。同时,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后期复习时,错题本将成为宝贵资料,节省时间、提升效率。学习过程中,注重总结各类题型的解题规律与方法,避免盲目刷题,应在练习中掌握核心知识点。专业课:稳扎稳打,以练促学

专业课(机械原理)成绩同样是105分。今年专业课难度显著提升,与往年相比变动较大——往年平均分达120分,今年却降至90分。但只要日常坚持动手画图、独立思考,仍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暑假开始,我每天投入4 - 5小时学习专业课,以飞轮哥的《机械原理复习全书》为教材,每学完一章,便完成《强化冲刺220》中的对应习题。暑假结束后,进入真题训练阶段。《强化冲刺220》这本习题集涵盖众多高校真题,通过练习其中的难题,能够实现“降维打击”。训练时,我坚持独立思考、先做后看答案,这种方式让我在考场上面对陌生题目时也能从容应对。

考研心态修炼手册

考研之路,是在焦虑与坚持中不断成长的过程。面对进度落后、同龄人竞争、未知压力带来的焦虑,我学会将“不确定”转化为“行动力”。具体策略如下:一是量化目标,将“考上研”的大目标拆解为“每日6小时有效学习”“每周完成2套数学真题”等可执行的小目标;二是制定详细计划,明确每月、每日、甚至每个时段的学习安排,让学习更具条理。

在此,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打破“出身论”的思维枷锁。不必担忧复试歧视、怀疑自身潜力,也无需过度关注“逆袭案例”。考研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过程中虽无法预知结果,但坚持到“天亮”,你会发现,那些反复钻研的时光,早已赋予你坚韧的力量。不必盲目攀比学习进度,也无需懊悔过去的懈怠,更不要被“考不上”的假想所困扰。考研真正的胜利,不在于是否上岸,而在于这一路你超越了曾经的自己。

(撰稿:孙庆伟 二审:王艳 三审:黄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