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至26日,“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特教融合助推智力残疾人就业创新服务”活动在宿州市成功举行。作为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宿州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教研室教师党支部积极参与支持此次活动。

9月24日上午,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特教融合助推智力残疾人就业创新服务活动开幕式在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隆重举行。活动由宿州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邓儒主持,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杨致欢迎词。作为活动支持单位,宿州学院自动化教研室教师党支部书记李娜及支部成员受邀出席开幕式,并为课题组成员单位授牌。

开幕式后,与会代表观看了宿州市文化馆带来的非遗进校园展演。展演节目丰富多彩,包括十番锣鼓、唢呐、相声、泗州戏、葫芦丝、变脸、杂技等精彩节目。这些表演不仅展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展示了特殊学生的艺术潜能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紧随非遗文化的展示,一场充满现代科技魅力的科创展演精彩接棒。在宿州学院自动化教研室教师党支部的带领和组织下,党员学生志愿者为特教中心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秀。自动循迹小车在复杂的赛道上游走,气垫船模型在地面悬浮前行,机器人则随着音乐灵活舞动……这些由支部师生自主研发的科创作品,瞬间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尤其是听障班的孩子们,虽然无法用语言表达兴奋,但他们专注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构成了最直接、最热烈的反馈。

展演环节的高潮出现在亲密互动中。在党员师生们手把手的引导下,孩子们好奇地触摸设备,尝试用简单的手势操控机器人。科技在此刻成为了一座无障碍的桥梁,超越了言语的界限,连接起两个不同的世界。党员学生们也在这场特殊的志愿服务中,对科技服务社会的价值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9月25日,活动进入专题报告环节。在宿州国际酒店,宿州学院自动化教研室教师党支部书记李娜为参会学员做了题为“科技赋能 融合共生:人工智能助推特殊教育新范式”的专题报告。

李娜结合自己作为宿州学院自动化教研室主任、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书记、“强国行”双带头人、第三届全省高校教师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智慧教育比赛全省二等奖获得者的丰富经验,从多个维度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特殊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与方法。报告聚焦人工智能如何通过精准适配、场景拓展等能力破解传统教学难题。

支部教师李文艺博士、李彪博士、赵张飞博士还结合自身的教研内容和科研方向,与参会老师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分享了宿州学院自动化教研室在党建与业务融合方面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双创引领强根基,强国力行育新人”的党建与业务融合实践模式。宿州学院自动化教研室教师党支部的参与,为此次活动注入了科技与党建融合的创新动力。他们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建引领下科技赋能特殊教育的深刻内涵,为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特教融合发展贡献高校智慧。
撰稿:李娜 二审:王艳 三审: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