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11月5日下午,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教研室在学院会议室成功举办了课程思政专题研讨活动。教研室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

研讨会由自动化教研室主任李明主持。会议伊始,主持人强调了课程思政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指出自动化专业作为工科主干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更要在教学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职业伦理,引导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研讨环节气氛热烈,与会教师结合各自所授课程,分享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与思考。《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组教师提出,可以将我国在高铁、航天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作为案例,融入“系统稳定性”、“反馈控制”等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理解“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增强民族自豪感。《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师李娜分享了如何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贡献,如侯德榜、顾毓琇等先辈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科学探索精神。同时,在实验教学中强调规范操作、严谨求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电机与拖动》课程团队赵张飞老师则探讨了在教学中引入科技伦理教育,引导学生辩证思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影响、伦理挑战和数据隐私问题,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经过深入交流和讨论,与会教师一致认为,课程思政贵在自然融入、恰到好处,要避免“硬融入”和“两张皮”现象。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深挖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让思政教育如盐在水,无声地浸润学生心田。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自动化教研室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厘清了思路、凝聚了共识。下一步,教研室将系统梳理各门课程的思政映射与融入点,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开展集体备课和示范课观摩,推动课程思政走深走实,助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台阶。
(撰稿:李明 二审:王桂英 三审:刘从虎)